中国财富新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评论 >

银行美元存款利率下调人民币汇率趋稳

从4.3%到2.8%,美元定期存款高息不再。而这一变动,对人民币汇率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7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不一,1年期、2年期产品最高利率2.8%。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有所降温的情况下,主要银行适当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有利于缓解境内美元存贷款利率“倒挂”等问题,同时更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积极作用。

从4.3%到2.8%

利率的下调首先从国有银行开始。7月4日,工商银行北京某支行理财经理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当前,5000美元以上1年、2年定期利率皆为2.8%,5万美元以上年利率4.3%档已经取消。此调整从7月1日开始执行,北京地区目前美元存款最高优惠利率1年期为2.8%。

建设银行方面,“从6月5日开始执行存款金额5000美元至5万美元,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8%;存款金额在5万美元以上,1年期为4.3%,不过从7月1日起降至2.8%”,北京一支行网点人士回复道。

交通银行北京一支行网点理财经理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目前交行1年期美元定存基准利率为1.65%,1万美元以上可上浮至2%,5万美元以上可上浮至2.1%。该工作人员表示,各分行利率情况可能有细微差异,不过都是按照基准利率进行少许上浮。“以前4点多的利率早就没有了,最近一次调整是6月中旬,7月还不确定是否会再调。如果确定要存的话,还是尽早为好。”

跟随国有大行的脚步,部分商业银行也做出了调整。例如,中信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就对北京商报记者称,中信银行近期将美元定存利率调整为2.5%,5000美元起存,先前5万美元以上年利率4%这一档已取消。谈及调整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与“降息”的大背景有关。

受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影响,2022年以来,境内美元存款利率明显上升。央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3年3月,境内1年期美元大额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7%,同比上升4.15个百分点。而同期境内1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4%,同比上升3.74个百分点。1年期美元大额存款加权平均利率较1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33bps,境内美元存贷款利率存在明显“倒挂”。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基于此原因,银行有降低美元存款利率的需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当前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有所降温的情况下,主要银行适当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有利于维护境内美元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理顺境内美元利率定价机制,缓解境内美元存贷款利率“倒挂”等问题。

在未进行下调之前,部分银行美元存款利率明显高于同期限的人民币定存利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非常强大。那么,当利率从4点多骤降到2点多,对消费者而言,还有没有必要“换汇存美元”?温彬指出,当前单纯博取美元存款的高息收益可能并不适宜,甚至会得不偿失。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汇率的波动很容易就会抵消美元存款的收益。

温彬为投资者算了一笔账。例如,目前境内主要银行的1年期美元储蓄存款利率最高不超过2.8%,而1年期人民币存款平均利率约为2%,利差在0.8个百分点左右。根据彭博社统计的市场机构预期均值,2024年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升值至6.8元,较目前水平升值约6.5%。按此预期测算,如果现在换汇购买美元存入银行,综合计算一年后的存款收益和汇率升值影响后,实际将损失约5.7个百分点。

“因此,金融机构在开展对客美元存款业务时,也要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引导客户基于真实需求管理美元头寸。如果片面地以美元存款利率高等理由‘诱导’客户留汇不结或是换汇存款,而不详细说明其中蕴含的汇率风险,很可能会误导客户。”温彬强调道。

稳汇率,保平衡

近一段时间以来,汇市的波动频频牵动市场。2023年5月中旬开始,随着美元指数震荡走强,同时国内经济恢复情况不及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加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跌破7关口。

步入6月,六大行曾统一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随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LPR等也相继下调。同时,6月,人民币持续贬值。截至6月末,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均跌破7.25。

风云变幻之下,6月28日,央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二季度例会指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而此番多家银行对美元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调,正是配合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之举。温彬指出,客观上,境内美元存款利率的适当降低,也与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降具有一定的协同性,有利于降低境内企业居民的美元存款需求,对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明明同样分析到,此前,由于境内人民币和美元存款息差较大以及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保持高息,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主体在境外和境内倾向于持有美元,导致人民币实际需求偏弱。随着息差的收窄,叠加参与美元存款所需面对的汇兑风险考量,或推动各主体依据自身需求管理美元头寸,保持人民币供需整体平衡。

虽然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但随着种种政策的推出,人民币汇率将迎来“触底反弹”。明明表示,中长期视角下,降息操作有望拉开政策“组合拳”序幕。汇率的核心仍在于基本面,若市场对于未来经济预期转暖,或带来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修复,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回升的良好态势。7月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以7.2161收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则收复7.22关口,日内涨300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近两日也已连续上调,7月4日,人民币中间价调升111基点,报7.2046。

据中金研究预测,7月末,人民币中间价开始强于预期。这是2023年这轮贬值以来,首次观测到中间价连续大幅强于预期的情况。“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仍然具备良好基础。”温彬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表达了充分的信心。从近日中间价报价看,维稳迹象已有所显现。即便后市人民币汇率出现恐慌单边走势,丰富的外汇管理工具也足以平抑“羊群效应”,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栏目导读

消博会“神仙打架”:国际巨头入华抢滩新赛道,本土品牌欲出海

消博会“神仙打架”:国际巨头入华抢滩新赛道,本土品牌欲出海

作者:叶子琪

作者:周嘉宝尽管上半年本土疫情的反复让零售市场承压,但中国这片消费热土仍被所有人寄予厚望。7月2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时代财经发现,上半年零售市场的低迷情绪并没有蔓延至这场规格颇高的展会中。作为此次展会主战场,...

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广州消费市场大派“红包”

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广州消费市场大派“红包”

作者:子墨

兔年第一个工作日,刷屏的除了有“开工大吉”,还有政府派发的“大红包”。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紧随其后,当天下午,广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局长洪谦透露一个重磅信息——广州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

无人货架凉了新零售的发展新机会在哪?

无人货架凉了新零售的发展新机会在哪?

作者:张璠

摘要:正如电商概念的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一样,新零售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从这个逻辑来看,当前出现的无人货架困境是新零售概念发展成熟的过程当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人货架打了新零售...

华润啤酒欲牵手喜力啤酒业“利润时代”打响高端之争

华润啤酒欲牵手喜力啤酒业“利润时代”打响高端之争

作者:苏婉蓉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3日电(贺陈慧)积极探索并购机会的华润啤酒,正在加快对啤酒高端市场的布局。3月9日,因传华润啤酒欲收购喜力中国业务,华润啤酒发布价格和成交量异常波动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经常探索和进行有关潜在交易的商业和...